麻辣考研 考研经验 2021年考研备考15问

2021年考研备考15问

在正式准备考研之前,想必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搜索、咨询、打探这样的信息战环节。有时候,能得到一个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的解疑答惑,考生准备起来会更加高效有力。但是有一些问题,是每个考研小白都会遇到的且很重要的问题。在这场持久战中,在你向别人发起连环问题call的时候,也许你要先学会如何问问题。

2021年考研备考15问 - 麻辣考研 第1张

第一, 在提问之前请审视自身的背景。简单来说,就是自己的本科院校、专业、成绩排名以及主要的优势劣势。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,为回答者提供问题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。

第二, 问问自己想要什么。或许这一部分就有许多同学拿捏不定,对于决定是否考研还有点迷茫。总的来说,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考研,是倾向于就业还是读博或者是进入高校当教师之类的工作?只有搞清楚目标,对方才能更好地为你提供建议。

第三, 动用一切具有搜索功能的软件。相信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浏览器和各种社交软件,把你了解的基本问题在各大平台搜罗一圈,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在一起。不要张口去问能够百度易得的东西,再有耐心的人也会被琐碎的问题打败。

第四, 结合已有的资料再提问。一个简单的提问公式可以参考:“我来自……我想要……我了解到……但是我……我想问……”。学会正确的提问,不管是在读研生涯还是职场生活中,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。

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是——我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?有人说半年,有人说一年,还有人从大学入学就已经立志要考研… 其实,每个人的基础和目标都不一样,用来准备考试的时长必定也不一样,但是不管时间跨度有多长,一个科学的备考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。

2021年考研备考15问 - 麻辣考研 第2张

结合考研初试和复试的准备情况,麻辣考研总结了以下15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。

1. 报录比是什么?学校的数据在哪里可以看到?

报录比,即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,可以看出专业报考的竞争程度,但不会每个学校都公布。除了报录比之外,历年的国家线、学校划分的分数线以及招生名额变化等等都是必须关注的数据,这些数据一般在学校研招网、研究生办公室的公众号、部分考研机构等地可以搜索到,有的学校会公布所有考生成绩,有的会公布进参加复试的人的成绩及最后录取成绩,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,有些数据甚至需要自己手动去计算。不过所有的数据都是为决策提供一个参考。

2. 能不能推荐一个好考的学校?

没有哪一个学校绝对好考,易考的程度主要还是决定于个人基础和努力程度。

3. 我想跨考,但是我没有学科基础,会不会成炮灰?

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报告,但是每年被录取的人里面跨考的人数占比其实挺多。就拿某双一流高校的新传专业某方向来看,八个人里面就有三个人是跨考的,非新传出身的学生占比已经接近50%了。所以请不要担心,更何况初试有更大一部分考题是靠背诵记忆拿分的。

4. 我本科院校不好,会在复试中受到歧视吗?

首先,你能够进到复试,说明你已经比普通人要优秀一点。其次,只有和你水平差不多的才会和你报考同一所学校,顶尖院校肯定会有更优的选择。最后,其实老师复试的时候只是想知道你是否心智正常,态度良好,适不适合带着一起做研究。仅此而已。

5. 我本科的时候挂过科/没有任何奖项,会不会在复试的时候占劣势?

凶残一点地说,你能不能进到复试那一关还不一定呢。温和地说,一个良好的态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就足够了。不过现实一点,你可以有挂科经历,但满篇补考经历就很难给考官留下好印象;你可以没有任何奖项,但是如果你也没有任何实习经历和作品,你让复试的时候老师跟你聊什么呢?

2021年考研备考15问 - 麻辣考研 第3张

6.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是什么?我该如何选择?

第一,培养目的不同。国内在2017年之前大多数院校学硕是3年制,专硕是2年制。可是在2017年教育部改革后,部分高校都实行学硕专硕都为3年制。但是培养的目的不变,专硕是为了实践而生,每个专硕学生在读期间必须有超过半年的实习经历,这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。而学硕更多是在学术上有所研究与突破。说白了就是专硕注重实践,学硕重要理论。

第二,培养课程不同。由于现在专硕必须要求有实习经历,所以大部分高校的专硕学生都是在研一一年把所有的课程都上完了,然后一边实习一边准备毕业作品。学硕一般是前三个学期都在上课,之后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,相对而言学硕的时间更加充裕。另外,专硕和学硕的初试难度、入学学费和调剂的方式都不同,具体的可以咨询小兮学姐。

7.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别是什么?含金量会有区别吗?

有的同学工作以后觉得需要进行进一步深造,但是也不想放弃一份好工作,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。具体介绍指路研招网中关于考试方式和各种专项计划的介绍。

8. 会有地区/学校压分的情况出现吗?

网上流传着北京上海地区公共课会压分这一说,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解释,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,就好像你同一时期在北京考雅思和越南考雅思分数会出现差异一样,地域、教育水平、考题难度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平均分。至于具体院校的压分情况,据了解有的学校初试的分数线会比较高,导致参加复试的考生较少,留了较多名额给优质调剂生。即使这种情况存在,我们换个角度想,为什么过线的人不是你呢?

2021年考研备考15问 - 麻辣考研 第4张

9. 感觉自己做笔记太耗费时间了,能不能直接购买学长学姐整理好的笔记?

不建议一开始看书的时候就做笔记,可以在书上做重点批注,每个章节整理一个框架和关键知识点。同样也不建议一开始复习就跳过阅读参考书目直接去背诵他人笔记。

10. 什么时候开始看期刊论文?怎么判断一篇论文的质量?

建议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再去看期刊论文,可以根据目标院校选取几本高质量学术期刊定期阅读。比如报考复旦大学可以看《新闻大学》,报考四川大学可以看《新闻界》。还有一些经典的话题和论文,建议在知网上下载引用率较高的论文进行阅读。

11. 背诵了一遍知识点,开始第二轮背诵的时候发现好多都忘记了,是不是我背诵的方式不对?

这种情况是正常的。考研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,一次背诵根本不够,考生需要多轮背诵。对于高频考点,可以用默写的方式考查自己。

12. 实务题怎么练习?感觉看了一堆理论无从下手?

首先,理论的背诵是必须的。其次,实务的练习需要从平时积累,比如每天看报社评论、消息通讯以及一些好的报道策划,有积累才会有灵感。最后,许多同学都把时间留给了理论课的背诵,忽略了应该定时定量练习的实务,不得不承认的是,往往是实务题分数拉开了较大的差距。如果你对自己的实务水平没有信心,可以考虑报考我们后期推出的新闻业务课程。

2021年考研备考15问 - 麻辣考研 第5张

13. 考研一定要报班吗?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班?

考研不一定要报班,报班也不意味着一定能考上,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辅导班能够让你在备考时少走很多弯路。考虑报辅导班主要有以下几个决定因素:报班的预算、知识薄弱的部分、上课方式的接受程度。一般决定报班之前,一定要进行试听,不要头脑一热就把钱砸进去了,比钱更重要的是备考的时间。

14. 怎么进行真题模拟考试?每次模拟考试都写不完题怎么办?

根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,自行进行模拟。考题以近三年的真题为主,模拟题可做补充。一两次模拟考试写不完是正常的,进行模拟考试就是为了调整做题速度,以便在考场上能够应对自如。

15. 学到后面感觉自己的知识空白太多了,感觉压力很大,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?

这是每一个考研人都会遇到的问题,每年考场上都会出现不少弃考的人。知识是无穷无尽的,你感到自己的无知是因为你正在进步,人无完人,考研只需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。学不进去的时候可以考虑看一部英语电影、好好睡一觉、和家人打个电话等多种方式疏导情绪,但千万不要沉迷于游戏或追剧当中。


小兮学姐 第6张



本站考研资料说明

一、资料形式

1、本套资料为电子资料,可在PC、手机、平板等多设备端随时查阅学习;
2、购买后,均可获赠与电子版对应的全套纸质打印版资料。

二、电子资料说明

1、电子资料非实物,成功购买后,不支持退货;
2、电子资料会在专属网站、APP、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同步更新,用户可以在任意平台随时查阅学习;
3、电子资料支持PC(WIN10、WIN8、WIN7)、手机、平板等多终端同步使用。PC端在线版在专属网站登录即可使用,PC端下载版限绑定一台电脑,手机及平板等移动端设备,在下载安装专属APP后并登录即可使用(同一个账号同一时间只参登录一台移动设备)。

三、打印赠品资料说明

1、打印版资料为电子资料配套赠品,仅无尝赠与给已付费用户,恕不单独出售,任何人亦不得捣卖;
2、由于排版差异,打印版实际排版可能与电子版资料略为不同,请以实物为准;
3、打印版资料内容无法做到和电子资料一样实时更新,可能会存在过时等问题,最新考研资料内容以电子资料为准;
4、打印版资料仅寄送一次,默认快递为中通或韵达,除春节等节假日及特殊情况外,正常发货时间为3天左右。如果希望指定其他快递,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,可联系小兮学姐[ Wechat ID:ylxs03 ]处理。

四、售后服务

有任何问题,可联系小兮学姐[ Wechat ID:ylxs03 ]

小兮学姐客服 第7张

本文为麻辣考研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https://www.malakaoyan.com/247/

作者: 麻辣考研

麻辣考研专注收集考研所需要的内部模拟真题库答案、考点笔记、视频、辅导班讲义等培训资料和教材参考书课件,在线提供考研公共课、专业课程网课、预测题、英语作文模板听力及数学公式,更多一对一研究生考试复习及复试资料可以加入内部考研群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