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24日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《关于下达2018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》,共有29个省份的182所高校或单位撤销489个学位点。
其中,大连理工大学撤销了新闻传播学,西南交通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河海大学新增了新闻与传播硕士(即MJC),江苏师范大学、东北财经大学新增了新闻传播学。最终统计出来的情况是:2020考研,全国就有184所院校在招收新闻传播学、新闻与传播硕士。
一、招生总体情况
1、招生院校:共184所
2018年,全国一共有138所院校在招收新传类的专业。而在2019年就一下子增加了46所,其中包括1所985院校、4所211院校和41所双非院校。
虽然2020年的考研也如上文所说有新增的情况,但西南交大、北京邮电、河海大学、江苏师大和东北财大都是此前已经在招生,只是多了专业而已。所以,从院校总数来看,2019年才是扩招的一年,2020年则与上一年持平。
2、 招生专业有哪些?
在这184所院校中,我们统计的“新传”,包括了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与传播,也包括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。
其中,新闻传播学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“学硕”,即“学术型硕士”,或“科学型硕士”。它是一级学科,属于文学类。根据院校的不同,这个一级学科之下,又设置若干不同的二级专业,比如“新闻学”、“传播学”、“新闻传播学”、“广播电视学”、“广告学”、“广告与媒介经济”,等等。有的学校只有1个学硕专业,有的很多(中传就有9个学硕专业)。
另外,新闻与传播,是我们常说到的“专硕”,英文缩写是MJC,和“学术型硕士”相对,是“专业型硕士”的意思。这个专业是从2011年开始招生,2015年大增了一批院校,2019又再次大面积增加,一共有165所院校。2020年,有168所院校在招该专业,此数据可供2021考生参考。
二、招生院校名单
北京市:23所院校
(10001)北京大学:985、211
(10002)中国人民大学:985、211
(10003)清华大学:985、211
(10004)北京交通大学:211
(10011)北京工商大学
(10013)北京邮电大学:211
(10015)北京印刷学院
(10019)中国农业大学:985、211
(10027)北京师范大学:985、211
(10029)首都体育学院
(10030)北京外国语大学:211
(10032)北京语言大学
(10033)中国传媒大学:211
(10034)中央财经大学:211
(10038)首都经济贸易大学
(10043)北京体育大学:211
(10052)中央民族大学:985、211
(10053)中国政法大学:211
(11232)北京信息科技大学
(11417)北京联合大学
(14430)中国科学院大学
(14596)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
(91001)国防大学
上海市:14所
(10246)复旦大学:985、211
(10247)同济大学:985、211
(10248)上海交通大学:985、211
(10252)上海理工大学
(10255)东华大学:211
(10269)华东师范大学:985、211
(10270)上海师范大学
(10271)上海外国语大学:211
(10272)上海财经大学:211
(10276)华东政法大学
(10277)上海体育学院
(10280)上海大学:211
(11835)上海政法学院
(87903)上海社会科学院
湖北省:13所院校
(10486)武汉大学:985、211
(10487)华中科技大学:985、211
(10491)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:211
(10495)武汉纺织大学
(10497)武汉理工大学:211
(10504)华中农业大学:211
(10511)华中师范大学:211
(10512)湖北大学
(10517)湖北民族大学
(10519)湖北文理学院
(10520)中南财经政法大学:211
(10522)武汉体育学院
(10524)中南民族大学
江苏省:10所院校
(10284)南京大学:985、211
(10285)苏州大学:211
(10287)南京航空航天大学:211
(10288)南京理工大学:211
(10294)河海大学:211
(10298)南京林业大学
(10319)南京师范大学:211
(10320)江苏师范大学
(10327)南京财经大学
(11117)扬州大学
广东省:10所院校
(10558)中山大学:985、211
(10559)暨南大学:211
(10560)汕头大学
(10561)华南理工大学:985、211
(10574)华南师范大学:211
(10585)广州体育学院
(10588)广东技术师范大学
(10590)深圳大学
(11078)广州大学
(11846)广东外语外贸大学
陕西省:10所院校
(10697)西北大学:211
(10698)西安交通大学:985、211
(10702)西安工业大学
(10709)西安工程大学
(10710)长安大学:211
(10718)陕西师范大学:211
(10724)西安外国语大学
(10726)西北政法大学
(11560)西安财经大学
(10695)西藏民族大学
四川省:9所院校
(10610)四川大学:985、211
(10613)西南交通大学:211
(10614)电子科技大学:985、211
(10616)成都理工大学
(10638)西华师范大学
(10651)西南财经大学:211
(10653)成都体育学院
(11079)成都大学
(89101)四川省社会科学院
湖南省:9所院校
(10530)湘潭大学
(10531)吉首大学
(10532)湖南大学:985、211
(10533)中南大学:985、211
(10534)湖南科技大学
(10536)长沙理工大学
(10542)湖南师范大学:211
(10543)湖南理工学院
(10554)湖南工商大学
辽宁省:8所院校
(10140)辽宁大学:211
(10141)大连理工大学:985、211
(10154)辽宁工业大学
(10165)辽宁师范大学
(10166)沈阳师范大学
(10167)渤海大学
(10173)东北财经大学
(10176)沈阳体育学院
重庆市:7所院校
(10611)重庆大学:985、211
(10618)重庆交通大学
(10635)西南大学:211
(10637)重庆师范大学
(10650)四川外国语大学
(10652)西南政法大学
(11799)重庆工商大学
浙江省:7所院校
(10335)浙江大学:985、211
(10337)浙江工业大学
(10338)浙江理工大学
(10351)温州大学
(10353)浙江工商大学
(11646)宁波大学
(11647)浙江传媒学院
山东省:7所院校
(10422)山东大学:985、211
(10423)中国海洋大学:985、211
(10427)济南大学
(10445)山东师范大学
(10451)鲁东大学
(11065)青岛大学
(11066)烟台大学
吉林省:6所院校
(10183)吉林大学:985、211
(10190)长春工业大学
(10200)东北师范大学:211
(10203)吉林师范大学
(10207)吉林财经大学
(10209)吉林艺术学院
安徽省:6所院校
(10357)安徽大学:211
(10358)中国科学技术大学:985、211
(10370)安徽师范大学
(10372)安庆师范大学
(10373)淮北师范大学
(10378)安徽财经大学
河南省:5所院校
(10459)郑州大学:211
(10463)河南工业大学
(10465)中原工学院
(10475)河南大学
(10484)河南财经政法大学
福建省:4所院校
(10384)厦门大学:985、211
(10385)华侨大学
(10394)福建师范大学
(10402)闽南师范大学
江西省:4所院校
(10403)南昌大学:211
(10414)江西师范大学
(10418)赣南师范大学
(10421)江西财经大学
河北省:4所院校
(10075)河北大学
(10094)河北师范大学
(11832)河北经贸大学
(12784)河北传媒学院
天津市:4所院校
(10055)南开大学:985、211
(10065)天津师范大学
(10068)天津外国语大学
(10071)天津体育学院
云南省:4所院校
(10673)云南大学:211
(10681)云南师范大学
(10689)云南财经大学
(10691)云南民族大学
其他省市区:20所院校
甘肃省:3所
(10730)兰州大学:985、211
(10741)兰州财经大学
(11406)甘肃政法大学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:3所
(10755)新疆大学:211
(10757)塔里木大学
(10766)新疆财经大学
广西壮族自治区:3所
(10593)广西大学:211
(10603)南宁师范大学
(10607)广西艺术学院
贵州省:2所
(10657)贵州大学:211
(10672)贵州民族大学
海南省:2所
(10589)海南大学:211
(11658)海南师范大学
黑龙江省:2所
(10212)黑龙江大学
(10231)哈尔滨师范大学
内蒙古自治区:2所
(10126)内蒙古大学:211
(10135)内蒙古师范大学
山西省:1所
(10108)山西大学
宁夏回族自治区:1所
(10749)宁夏大学:211
青海省:1所
(10746)青海师范大学
尽管评估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有很多,比如“双一流”和各种机构的排名,但985、211这两个标签,以及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是我们常用到的参考项。
招收新传专业的985院校:30所,招收新传专业的211院校:42所
很多人考研都是想去一个更好的平台,双一流和985就是绕不开的概念,其中,新传双一流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。而单纯来看985的话,就很多选项了。还在犹豫的小伙伴,也推荐首先考虑985院校,比如华中科技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四川大学等。如果既想读名校,又害怕考试难度和竞争度,可以考虑一些相对冷门一点的工科类院校。
此外,还有一些211院校的新传专业,比许多985还要好。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传媒大学、暨南大学这两所。上海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河北大学、安徽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等校的新传专业研究水平也很高。
当然,还有极少“双非”院校的专业实力也不容小觑。比如深圳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北京印刷学院等。此处就不再一一列举了。
三、择校建议:初试与复试都可参考
考研,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次转变的机会。选择学校,也许就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。有时候“选择比努力更重要”,那到底怎么选呢?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这里给出四个方面的参考,迷茫的同学可以考虑考虑。
1、个人兴趣
不要盲目跟风,而要遵从内心的想法。喜欢哪里,你就去考哪里。兴趣是最大的动力。
2、地理位置
读研是一件持续两三年的事情,未来的学习资源、工作资源是否丰富?从长远来看,这一点很重要。部分同学也可以考虑要不要读一个离家近的学校。
3、综合实力
学校的综合实力越强,各方面的机会越多,接触到的资源也越优质。可以看大学排名,985、211等指标都可作参考。
4、学科水平和短期潜力
看学科排名、研究力排名即可。注意,学科水平评估的动态性比院校综合实力更大,比如第四轮教育部的评估是在2017年公布的,下一轮预计在2022年。所以,2021的考生读研期间就能感受到了。
本站考研资料说明
一、资料形式
1、本套资料为电子资料,可在PC、手机、平板等多设备端随时查阅学习;2、购买后,均可获赠与电子版对应的全套纸质打印版资料。
二、电子资料说明
1、电子资料非实物,成功购买后,不支持退货;2、电子资料会在专属网站、APP、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同步更新,用户可以在任意平台随时查阅学习;
3、电子资料支持PC(WIN10、WIN8、WIN7)、手机、平板等多终端同步使用。PC端在线版在专属网站登录即可使用,PC端下载版限绑定一台电脑,手机及平板等移动端设备,在下载安装专属APP后并登录即可使用(同一个账号同一时间只参登录一台移动设备)。
三、打印赠品资料说明
1、打印版资料为电子资料配套赠品,仅无尝赠与给已付费用户,恕不单独出售,任何人亦不得捣卖;2、由于排版差异,打印版实际排版可能与电子版资料略为不同,请以实物为准;
3、打印版资料内容无法做到和电子资料一样实时更新,可能会存在过时等问题,最新考研资料内容以电子资料为准;
4、打印版资料仅寄送一次,默认快递为中通或韵达,除春节等节假日及特殊情况外,正常发货时间为3天左右。如果希望指定其他快递,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,可联系小兮学姐[ Wechat ID:ylxs03 ]处理。